知道平常吃的雞肉有哪幾種嗎

速食店中最常見的就是雞肉的產品,那麼你知道平常吃的雞塊、炸雞、雞排又是用哪種雞所製作的呢?平常喝的燉補身體的雞湯,又是用哪種雞所熬製的呢?接著就讓我們一探究竟!

 

白肉雞:

因飼養天數太短,白肉雞尚未顯示性徵即換毛,故稱童子雞。白肉雞是台灣目前消費量最高的雞,約佔雞肉市場6

  • 特色:體型較小,羽毛為白色

  • 飼養:飼養約35天即可宰殺,體重約2公斤

  • 肉質:少運動而肉質軟嫩鬆散,較不紮實

  • 料理:適合高溫烹調,如燒烤與油炸,多用於速食店製成雞排、炸雞、雞塊,因肉質鬆散而不耐久煮

 

土雞

為何叫做土雞?

民國50年代引進歐美白肉雞,業者將白肉雞成為洋雞,故當時將其餘有色肉雞成為土雞。

 

台灣土雞並非指單一品種,實指遷徙到各地的雞種,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後,形成地方特有品種的多元面貌。台灣土雞約佔市場四成,而其中紅羽及黑羽土雞又佔其中的八成,剩下兩成的土雞皆稱為特色土雞,如鬥雞、裸頸雞。因原本的土雞生產效率不佳,業者便從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法國等地引進紅羽及黑羽土雞,透過混種達到提高生產性能的目的。

 

紅羽及黑羽土雞兩者因具有類似土雞的外表,但卻具有更好的生產效率,所以在早期被稱為仿土雞。紅羽土雞體型較大、生長效率較佳,雖然黑羽土雞的肉質較好,但在飼養及屠宰數量還是紅羽土雞較多。

紅羽土雞

  • 特色:羽毛顏色較土雞深,為白棕色、褐色交錯,雞冠、體型較黑羽土雞大

  • 飼養:嫩雞約8週宰殺,體重約1公斤,成雞約14-15週宰殺,體重約3公斤。

  • 肉質:較白肉雞好動,腿肉多且結實,脂肪較少,富含膠原蛋白

  • 料理:因含豐富膠原蛋白,故適合製成油雞、燻雞、醉雞等冷滷料理,亦適合燉煮、快炒,強調咬勁感。嫩雞多用於湯甕類料理。

 

 

黑羽土雞

又稱放山雞

  • 特色:雞冠為單冠型,母雞全身的羽毛皆是黑色、而公雞的頭、頸,背部羽毛為白色,其餘為黑色,腳脛皆為黑色,體型較小

  • 飼養:飼養約12週宰殺,體重約2.5公斤

  • 肉質:較白肉雞好動,肉質結實,體型較小而肉質較紅羽土雞佳,較有嚼勁

  • 料理:適合製成麻油雞、燒酒雞等燉煮類料理,強調咬勁口感,亦適合快炒

特色土雞

鬥雞—峨嵋土雞

早年航海時,鬥雞因體型較牛、豬小且易攜帶,故船員會時常帶著鬥雞出海,不僅能夠提供船員娛樂,也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,到了台灣後,適應到底環境成為特色雞種。

  • 特色:喙為黃色且略為彎曲,腳脛亦為黃色。公鬥雞羽毛為紅褐色與金黃色交錯,而母鬥雞則是深、淺褐色交錯。具豆冠型雞冠,直立挺拔,具攻擊性。

  • 飼養:飼養約24週即宰殺,體重約2.5-3.5公斤不等

  • 肉質:多野放飼養,肉質有彈性且結實

  • 料理:適合長時間烹調,如燉煮、煲湯。

 

古早雞

為早期的紅羽土雞,與現今紅羽土雞差在體型大小。

  • 特色:具鮮紅色單冠型雞冠、褐色羽毛及白色皮膚

  • 飼養:飼養約15週,體重約2公斤

  • 肉質:活動量大,故脂肪少,肉質細緻結實

  • 料理:多用於土雞城餐廳的料理,如烤土雞、燉土雞湯

 

竹北雞

  • 特色:棕色羽毛,黃色皮膚,為土雞中體型最大之品種

  • 飼養:飼養約18週成熟,體重約1.5-2.5公斤

  • 肉質:肉含有豐富油脂,公雞常做成閹雞,在降低攻擊性的同時不僅能減少受傷次數,還能提升肉質細緻度與鮮甜。

  • 料理:嫩滑多汁,適合炒、烤、炸、燉煮、燒烤等多種烹調方式

 

珍珠雞

自法國引進,因最大特徵為頸部裸露沒有羽毛,故又稱裸頸雞,而裸露的頸部是用來幫助散熱,適應台灣氣候

  • 特色:棕色羽毛,黃色皮膚,雞冠小片狀,黃色腳脛

  • 飼養:飼養約20週即成熟,裸頸雞的成年雄雞體重通常約2.5-3.5公斤,而成年雌雞則通常較輕,約1.8-2.5公斤。

  • 肉質:肉質有彈性且嫩

  • 料理:皮薄肉嫩,常用來製成白斬雞料理

皇金雞

紅羽土雞和黑羽土雞混種。因直立挺拔的姿態有如皇族,故稱皇金雞

  • 特色:豆冠型雞冠,黑褐色羽毛,頸部羽毛為金黃和黑褐交錯

  • 飼養:飼養約12週,體型較黑羽土雞大,體重約4公斤

  • 肉質:肉質雖嫩滑多汁,但因運動量大,故相比一般的商業肉雞,皇金雞的肉質可能會更為緊實和有彈性。

  • 料理:適合炒、烤、煲湯,或是製成火鍋肉片

火雞

常見的有白羽火雞及黑羽火雞兩種。

  • 特色:體型通常較大,且雄性比雌性大,頭頸部通常裸露且皮膚呈現紅色或藍色。雄性的羽毛通常較為豔麗且具有華麗顯眼的尾巴,以吸引雌性火雞。

  • 飼養:飼養約20週,體重約15-17公斤

  • 肉質:體型大肉質硬且結實

  • 料理:常用於製成火雞肉飯

烏骨雞

有黑毛、白毛及斑毛等品種,台灣以白毛烏骨雞最為常見

  • 特色:羽毛細,腳黑而小,黑色皮膚、肉、骨頭

  • 飼養:飼養約20週,體重約1.5-2.5公斤

  • 肉質:細嫩多汁,且因運動量大,肉質較緊實

  • 料理:因傳統「見黑就補」的觀念,常製成養生料理,如烏骨雞薏仁湯、烏骨雞蒸

白殼蛋雞

  • 特色:具高產蛋性能,且體型精瘦,不僅能節省飼料成本,同時也更適合大量密集飼養。 適應性強,生長速度較快,產的蛋質優良,蛋黃豐富、蛋白質含量高,蛋殼堅硬

  • 飼養:約飼養28週即可開始產蛋,體重約2-2.5公斤

 

紅殼蛋雞

  • 特色:具高產蛋性能且適應性強,體型精瘦適合密集飼養,所產的蛋質優良,蛋黃豐富且呈濃郁的橙黃色,羽毛通常呈現紅褐色或黃褐色,性情溫和,容易管理

  • 飼養:飼養約24-28週即可開始產蛋,體重亦約2-2.5公斤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